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口语交际课的现象分析及策略

【作者】 朱红梅

【机构】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到“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一路走来,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倍受冷落的境遇更多地在于课堂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理念的曲解与游离,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教育实践者的思想,口语教学才能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协调,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情境  个性    体验
        屈指算来,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走过十多个年头。小学语文口语教学,也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的最初目标发展到“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更高要求。因此,口语交际教学也从不登大雅之堂的“临时工”,转为有编制的“正式工”,终于在每个单元练习的后面,安排了一个“做做说说”、“说说写写”或“口语交际” ,虽然不管从所占的比例还是所处的位置来看,都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但总算是给了口语交际一席之地,。本以为可以从此与阅读课、写作课平起平坐了,然而,小学课程表中向来是没有专门的口语交际课的,小学考试中,语文素来也是不考听力和说话的,所以作为母语的语文,只能是聋哑语文!这样一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阅读”和“写作”上,便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花在“口语交际”上则是不务正业,谁还愿意在这上面瞎折腾呢
  我执意地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历经十多年风雨,其倍受冷落的境遇更多地在于课堂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理念的曲解与游离,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教育实践者的思想,口语交际课才能由“走马观花”变为“下马看花”,才能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协调,才能更适应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这就是不能不令人忧与爱的现状!
        【现象】重形式,轻情境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环境。在具体的环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由此可见,“情”与“境”同构共生,是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可是课堂上有些教师只是按口语交际的要求让大家“看看想想、讨论讨论、说说演演”这一固定的模式去上,每一节口语交际课上,只是沿着书上列好的提纲,循规蹈矩地照本宣科,缺少必要的情境创设。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中有《学会劝阻》一课,一位教师是这样授课:
        师同时出示四幅图:请小朋友仔细地看看这几幅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生各自选择图画练习说话。 
        师指名说图意。
        师:这些同学看到别人危险的举动都能上去劝阻别人,那么在劝阻别人时我们该怎样做到以理服人呢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 
        小组派代表发言,同学相互评价。
        师:刚才大家讨论得很有收获,自己总结出了两条宝贵经验。在劝阻别人的时候,一是态度要热情;二是要把不正确行为的危害说清楚。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幅图,找你的小伙伴,轮流练习表演,表演前一定要想好怎样劝阻才能让对方听进去。
        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表演。
        指名上台表演。 
        评选最佳“演员”。
        【探因】就事论事,照本宣科
    这样的课堂有讨论,有交流;有表达,有倾听;课堂秩序井然,学生气氛活跃,人人参与,热闹非凡。似乎是很能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了。让我们静心思考一下,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弄清图意是需要的,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是有必要的,自由组合练习表演是可行的。但如果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表演不就成了一种形式了吗学生演得再好也只是书本的内容,说的学生清楚,听的学生明白,说的学生不用细想,听的学生也用不着细辨。口头诉说的都是书面言语,生搬硬套自不必说,更谈不上交际了。倘若一日这些学生真遇到不良行为,要劝阻别人时,他们会怎样做,可能熟视无睹、束手无策的人更多一点。
         【处方】为有源头活水来
        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即是大语文。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更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没有生活化的情境,口语交际课堂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空手道”,历经岁月风干的沙丁鱼。只有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才能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功效。针对上面的课例,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将《学会劝阻》练习进行延伸,创设一个情境。如:你的同桌有了废纸随手乱扔,你该怎样劝阻妈妈为了早点送你到校,经常闯红灯,你该怎样劝阻爸爸经常抽烟,是小有名气的“瘾君子”,你该怎样劝阻爸爸少抽烟等等让学生根据这类劝阻性的话题去收集相关资料,寻找合作伙伴,自由组合表演。俗话说“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情境体验帮助学生再现了生活的场景,把过去活生生的东西反映在大脑中,根据经验合理地运用思维,形成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学生不仅很快进入了角色,而且还加上了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神态、动作,使自己的表达更具说服力。训练中,表演的学生交际的情感被诱发,语言在美丽地绽放。倾听的学生交际的欲望被点燃,心灵在快乐地舞蹈。教师再不失时机地指导说的学生注意说话语气与礼仪,提醒听的学生注意观察表演。对于学生表演中存在的问题委婉地加以指点,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