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在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 王晓玲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它能够促进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构建逻辑思维的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在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文学品味等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语文群文阅读是新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之一,它与传统的阅读教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其他形式的阅读教学相比,群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更高。本文就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明确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与阅读体验,并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阅读兴趣,为其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群文阅读能够有效扩充小学生的阅读资源,为学生的语文阅读材料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使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那么,如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采用科学的选文方法,丰富群文阅读教学资源
阅读文本的写作内容,是教师开展群文阅读的切入点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教育专家精心挑选出的,不仅符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在教育教学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意义。但由于语文教材在字数上的限制,很多课文都是经典文章的节选,学生如果对写作背景不熟悉,在理解起来就会十分困难。因此,教师在教授教材中的课文时,应该根据课文的写作内容或写作背景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对相关语文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与吸收。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从王昌龄的《出塞》到王翰的《凉州词》,这些古代诗歌在主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两篇文章都是描写戍边战士的边塞诗歌。据此,教师就可以把“边塞”这一内容作为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线索,带领学生体会诗歌在内容与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实现纵向扩充。群文阅读教学不仅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分类归纳,掌握知识的灵活运用技巧,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再比如,在学生学过《雪梅》这首古诗后,教师可以将“梅花”作为开展群文阅读的线索,为学生扩展描写梅花的诗歌或诗句,比如王安石的著名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等等。这些内容即是对语文教材内容的补充,又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小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按文章的体裁,对群文阅读的文本资料进行筛选。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文章体裁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在写作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将同一个体裁的文章进行整理和归类,通过带领学生比较与分析这些文章,使他们通过群文阅读课堂学习,系统掌握每一种写作体裁的特征和写法,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比如在教授《盘古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时,教师就可以将课文中的神话故事,作为开展群文阅读的主题,另为学生拓展几篇古今中外的著名神话篇章,使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写作特点。通过这样归类阅读的方式,达到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二、以课文为核心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都无法一一解答。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在群文阅读时中遇到的难题,放到课外去解决,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查阅图书,上网搜索等方式,对心中的疑问展开探究式阅读,逐步向课外阅读方向延伸。让学生能够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课外阅读,使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目的更加清晰和明确。无论群文阅读涉及多少篇文章,还是延伸至课外。它始终是围绕一个话题来展开阅读的,不能够将与本话题无关的文章直接拿来阅读。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语文课本上的知识为核心,以此为学生确定群文阅读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与主题有关的阅读。在进行授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文本的内容,要求学生去阅读相关的文章,等到教师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关于课文在课下阅读了哪些相关的内容,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学生对教师课上所要教授的知识形成初步认识,促进学生课前预习效率的提升,从而为学生课上的听讲奠基。
三、教授有效群文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想要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效率,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群文阅读方法,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应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掌握浏览、精读、略读等几种经常使用的阅读方法,不断优化阅读方法的指导过程,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模式进行完善与创新。除此之外,教师要督促学生重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使他们在听课前对所学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文章的内容产生初步印象。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扫清语文课文中的陌生字词,避免因此花费较多的课堂时间、影响教学进程。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仅能够减轻语文教师的授课负担,还能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重视课堂互动环节,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想要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要重视课堂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授课前,让学生对所讲课文进行预习,并在备课时针对课文中的重点知识来设计相应的问题。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层次鲜明的问题,对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独自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在群阅读过程中,学生是将很多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阅读的,因此,他们难免会遇到很多不理解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重视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新课改的潮流,提高对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与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提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内心需求,来选择群文阅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运用有效阅读方法的前提下,进行高效的阅读,促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效提高,以达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美玲.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阅读效率的有效策略研究[J].才智,2019(7).
[2]王君,孙秋备,司艳平,卢望军,曹静,司体忠.语用型文本群文教学初探——群文教学视野下的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研讨[J].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2):5-13.
[3]陈丽芬.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及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4):16-18.
[4]曹莉梅.浅谈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教学策略[J].教育,2017(6):50.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明确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与阅读体验,并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阅读兴趣,为其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群文阅读能够有效扩充小学生的阅读资源,为学生的语文阅读材料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使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那么,如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采用科学的选文方法,丰富群文阅读教学资源
阅读文本的写作内容,是教师开展群文阅读的切入点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教育专家精心挑选出的,不仅符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在教育教学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意义。但由于语文教材在字数上的限制,很多课文都是经典文章的节选,学生如果对写作背景不熟悉,在理解起来就会十分困难。因此,教师在教授教材中的课文时,应该根据课文的写作内容或写作背景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对相关语文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与吸收。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从王昌龄的《出塞》到王翰的《凉州词》,这些古代诗歌在主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两篇文章都是描写戍边战士的边塞诗歌。据此,教师就可以把“边塞”这一内容作为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线索,带领学生体会诗歌在内容与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实现纵向扩充。群文阅读教学不仅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分类归纳,掌握知识的灵活运用技巧,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再比如,在学生学过《雪梅》这首古诗后,教师可以将“梅花”作为开展群文阅读的线索,为学生扩展描写梅花的诗歌或诗句,比如王安石的著名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等等。这些内容即是对语文教材内容的补充,又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小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按文章的体裁,对群文阅读的文本资料进行筛选。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文章体裁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在写作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将同一个体裁的文章进行整理和归类,通过带领学生比较与分析这些文章,使他们通过群文阅读课堂学习,系统掌握每一种写作体裁的特征和写法,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比如在教授《盘古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时,教师就可以将课文中的神话故事,作为开展群文阅读的主题,另为学生拓展几篇古今中外的著名神话篇章,使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写作特点。通过这样归类阅读的方式,达到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二、以课文为核心拓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都无法一一解答。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在群文阅读时中遇到的难题,放到课外去解决,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查阅图书,上网搜索等方式,对心中的疑问展开探究式阅读,逐步向课外阅读方向延伸。让学生能够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课外阅读,使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目的更加清晰和明确。无论群文阅读涉及多少篇文章,还是延伸至课外。它始终是围绕一个话题来展开阅读的,不能够将与本话题无关的文章直接拿来阅读。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语文课本上的知识为核心,以此为学生确定群文阅读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与主题有关的阅读。在进行授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文本的内容,要求学生去阅读相关的文章,等到教师实际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关于课文在课下阅读了哪些相关的内容,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学生对教师课上所要教授的知识形成初步认识,促进学生课前预习效率的提升,从而为学生课上的听讲奠基。
三、教授有效群文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想要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效率,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群文阅读方法,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应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掌握浏览、精读、略读等几种经常使用的阅读方法,不断优化阅读方法的指导过程,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模式进行完善与创新。除此之外,教师要督促学生重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使他们在听课前对所学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文章的内容产生初步印象。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扫清语文课文中的陌生字词,避免因此花费较多的课堂时间、影响教学进程。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仅能够减轻语文教师的授课负担,还能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重视课堂互动环节,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想要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要重视课堂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授课前,让学生对所讲课文进行预习,并在备课时针对课文中的重点知识来设计相应的问题。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层次鲜明的问题,对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独自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在群阅读过程中,学生是将很多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阅读的,因此,他们难免会遇到很多不理解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重视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新课改的潮流,提高对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与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提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内心需求,来选择群文阅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运用有效阅读方法的前提下,进行高效的阅读,促进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效提高,以达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美玲.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阅读效率的有效策略研究[J].才智,2019(7).
[2]王君,孙秋备,司艳平,卢望军,曹静,司体忠.语用型文本群文教学初探——群文教学视野下的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研讨[J].小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2):5-13.
[3]陈丽芬.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及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4):16-18.
[4]曹莉梅.浅谈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教学策略[J].教育,2017(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