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珠心算”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

【作者】 唐 俐

【机构】 高场镇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程标准》坚持了“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理念,与时俱进地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追求,倡导要精选课程内容,关注生活经验,注重过程体验,强调主动探究,倡导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进一步转变以死记硬背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和灌输训练为特征的老师授课方式,强调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运算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那么,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贯彻《新课程标准》,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算盘是“珠心算”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学习珠心算的工具。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它既是学具又是玩具,孩子们喜欢是的拨拨玩玩的动作,拨珠时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音,他们喜欢欣赏布珠的奇异美,如“三盘清”、“九盘清”有趣的同数连加等数珠造型。当孩子们对珠心算有足够的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自发地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去自主探究。因此,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实用性强的教案,充分利用网络、视频技术,采取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形式制作出有声有色、赏心悦目的优质课件用于教学,或把运算口诀、运珠技巧、记忆方法等编成童谣、歌曲、顺口溜、谜语等,让孩子们在唱中学、在学中唱、在玩中练、在练中玩,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二、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珠心算”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师应巧妙地设计一些专题活动、课外作业等,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解决方案。比如,让学生用“珠心算”算出装修房屋时粉刷墙壁的费用,铺地砖的费用等,或者让学生了解家里用水、电、气的情况,并让他们算出家里每月水、电、气的支出金额,这样,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他们会非常乐意去做,当他们顺利地完成之后,会发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用“数学”来体现,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来源于实际的需要,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样,就会促使他们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求解决策略,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加大学生体验成功的频率,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使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三、 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形结合,拓宽知识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算盘具有半直观、半抽象的特点,因此“珠心算”教学能更好地有效促进学生抽象和概括思维的培养。学生在拨珠练习过程中能使数和形有机地结合,并易于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正确地掌握数学的定义、法则等。比如,在小学阶段,数的认识及运算是数学知识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方面,“珠心算”有它独特的优势,在珠心算教学中,一开始就以算盘的出现,既参与了数的合、分形式,又直接体现了数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知道4颗下珠靠梁表示4,而连续2次两颗下珠靠梁也表示4,尽管结果都是4,但体现了不同的运算思维。普通的下珠1和特珠的上珠5,一梁相隔,使学生对抽象数的认识转化成上与下,多与少的差异。在教学9的组成时,9能分成5和几,如果让学生直接根据数学原理来计算的话,会非常抽象,利用算盘,这道题就很容易解答了,教学珠算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把9拨在算盘上,分成5和4,把5去掉就剩4了,学生就能非常直观地理解9能分成5和4,并且还能明白数的分解可转化成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珠心算”的学习,把对数的认识由抽象变为具体,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和理解,拓展了知识面。在数形结合,拓宽知识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与发展,创造性思维也得到萌发。如,在教学1的退位减,10-1,个位是0不够减1,找1的补数9,从十位退1,个位上加9,接着教学10-2、11-2,引导学生说出拨珠方法,2的补数是8,8和2合起来是10,题中个位应减2,我们在十位退1就等于减去了10,多减去了8,所以要在个位上加8,让学生概括出拨珠规律是“退1加8”。再通过练习10-3、11-3、12-3..........以至总结出4、5、6、7、8、9的退位减的拨珠规律是“退1加补”。从而,发展了学生创新意识。
  四、 通过加强“珠心算”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珠心算”是通过长期的算盘拨珠训练,将抽象的数字变成直观的算珠表象,并在大脑中形成“珠像”运动以进行快速计算的一种技能。在对学生进行珠心算训练时,学生通过耳听、眼看、口诵、手拨等多种感观并用,从动手、动口、动脑等同步训练中可以培养学生动作协调能力、观察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促使学生思维得到锻炼,加强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计算能力。
  总之,在“珠心算”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计算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