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作者】 李 静
【机构】 宁夏青铜峡市红星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在实施一种文化教育,培养一种学习兴趣,所以在实施这种语言文化教育的同时就不能仅仅向学生传输语言本身的知识,而要结合语言特点赋予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才能更好促进英语学习的成效。本文旨在讨论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 快乐学习 趣味性 荣誉感
引 言:
我国英语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影响而偏重在语言形式的教学上,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甚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逐渐加深,人们开始肯定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不可分割以及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本文重点论述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化教育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表现欲旺盛、模仿性强,乐于参加活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易持久。《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一再强调语言实践的重要性,而实践只能在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活动能让学生有更真切的体验,且使每一位学生有各自独特的个性体验,在体验、实践、讨论合作中深化对语言学习内容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确立以学一为中心,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习惯、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及兴趣爱好,灵活处理教学材料,把课堂教学活动置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步入英语学习的殿堂。我们经常讲,态度决定一切,兴趣决定成绩。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一个目标。新英语课程标准也主张在师生关系上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变得快乐起来呢?
一、编唱小歌谣,增加活动的艺术性。
小歌谣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亲切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单一的形式,往往会使课堂陷于乏味,使学和产生厌烦情绪,适当的表演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会让课堂教学动静结合,张驰有度,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更好地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比如,在学完“good morning!”后,安排学唱“good morning lile”这首歌,并给它配上舞蹈动作。学生又唱又跳,轻松愉快地巩固了新学的知识,还不会觉得枯燥,同时学生的情趣也得到了陶冶。再比如,在教身体部位的单词时,把各部位名称编成顺口溜:eye-eye-shut your eyes; ear-ear-pull your ears; hand-hand-clapyour hands;mouth-mouth-openyour mouths;
nose-nose-touch your nose; face-face-wash your face。在教授口语“may I come in?”时,用“两只老虎”的曲调。教师和学生一起尽情欢唱,并能自然的运用身体语言来配合教学,通过手势、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去吸引学生,带领学生一起做。学生情绪就能很快被调动起来,并且也回深了学生的记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儿歌的歌曲固然很多,可是也有些歌曲的情景与内容并不完全适合课堂教学内容,也有些歌曲的节奏较为复杂,儿童无法在课堂上掌握。此时,就需要教师进改编。改变所选歌曲大多应该是孩子们熟悉的童谣的音乐,在教授句型时,可以是过去的老歌谣,如《新年好》,并且编写还要注重节奏感,也就是歌词读上去要琅琅上口; 歌曲也要配合手指和肢体动作,这能增加趣味性,同时也符合儿童好动及爱玩的心理,更重要的是肢体动作可以帮助孩子记忆和理解,对于英语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组织小游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活泼有趣的小游戏是课堂教学的兴奋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参加英语教学活动。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灵活地编排了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比如,利用学过的单词做接龙游戏,先由一个学生说出一个单词,后一学生用这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作为首字母,说出另一个单词,依此类推,这样可以很好地起到强化记忆的效果。
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每堂课的最后十分钟小朋友们就有点坐不住了,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为他们开展了英语小平台,叫“课课十分钟”,在这十分钟内,许多人都有展示的机会,可以进行英语对话、可以讲最简单的笑话、可以讲今天我的英语收获,同时还有一些同学会编一些简单的猜谜游戏,如”they’re fat ,they are black and white ,they live in china .what ate they?”又如”they don’t have legs ,they live in what are they?”每次上课,为了这十分钟,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材料,做好准备,展示自己的才能。 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运用能力,更锻炼了小朋友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
三、开展小比赛,增强活动的竞技性。
小学生天生好胜、好强、不服输。适量的竞赛活动,既能诱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英语课上我经常把这生分为四组进行竞赛练习,可以用动物、颜色等各种名称对小组命名。比如:可以命名为“tiger group”、“lion group”、“cat group”、“duck group”,或者“green group”、“red group”、“yellow group”、“orange group”等,有时小组名称可由学生自己定,发给每组一个“吉祥物”,通过对单词和句型的提问、抢答、拼写、朗读、表演等形式,来评定各组成绩。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胜心,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进去,充分地展示自己,从而实现“玩中学、学中玩”。
适当、及时的比赛,既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持续激发学习动力的有效途经。比如,对完成作业好、对话表演好、小组合作好等表现突出的学生,我每次都给他们的课本上盖一朵小红花,每得三张小红花可以奖励一个小贴画,每得三个小贴画可以奖励一张“小小单词务”。再比如,26个英语字母的书写,是基础,也是难点。为了规范学生的书写,从三年级下册开始,我在课堂本上每行点8个点,写8个字母,共3行就可以了。这样一次作业,大写“A”写3行,小写“a”写3行,共6行,而我们的作业本每页12行,剩下的6行用来改错。写的好的同学,我会在下面给他写1个单词,作为对他的奖励。到了四年级上册,要求写单词和句子的时候,我们学生的书写已经很漂亮了,这时把8个点改成5个点,写的好的同学,我会奖励他一个句子。这样一来,学生的动机和情感都爱到了很大的激励。
四、做好小动作,增强语言的表演性。
这些小动作包括手势、体态等。用好小运用,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比如,我在教学一周七天的单词时,用不同的手势,形象地表示出来单词。再比如,教学“swimming”、“kipping”、“rope”、“cycling”等单词时,用动作表示出它们的意义,具体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初学时可以是老师边做动作,或者一个同学做动作其他同学说英语,让学生模仿跟着读;复习时可以是一个同学说单词其他同学做动作。或者一个同学做动作其他同学说单词,一个人比划一个人猜。用这种形式教学,学生们每次都意犹未尽,兴趣非常高。
运用于词组发音练习—用拍手“来表示在学习新授词组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有节奏地发音和拍手来记住这些词组。如“tick,tock!7 o clock”,让学生边说边拍手打拍子:“tick,tock!7 o clock”,拍手的节奏是“哒,哒,哒哒”。这样,学生就不用上下子去死记硬背整个词组,而是通过有节奏地读、拍,自然而然地把词组记住了。同时,也为后面的句型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运用于词组、句子的理解记忆,把词组和句子的含义用全身动作表演出来,以利于理解和模仿。如在教“it’s Sunday !it ‘s go out and swim”时,老师边说边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打开门出去并做出游戏的动作,让学生从动作上很快就能理解 go out 和 swim”的意思,在练习说这句话时,学生们也能做出同样的动作来。这样,抽象的语言的直观的动作就直接联系起来,学生边听边做,多种感官协同工作,不但能增强学生对内容的记忆,还能调节课堂气氛,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五、用图画再现情境,增强活动的直观性
文与画是相通的,图画给人以鲜明、直观的形象,课堂上一幅气势宏伟、诩诩如生的挂图,一张色彩明丽、令人神往的照片,或是一个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画面,都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新鲜的感受和强烈的兴趣,学生能依据图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描述加深对文章的的效果。
除了运用课文插图和教学挂图外,还可以大量运用卡通图片和黑板画。黑板画限于课堂时间和粉笔的条件,只能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但这正好形成了黑板画的独特优势;可排除复杂背景的掩蔽作用与主体内容关系不大的符号、颜色、线条的干扰作用,使学生获得的表象更清晰、鲜明。把一些卡通图片和简笔画运用到课堂上,图片的展示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板书或图片,引导或启发学生的思维主,激发他们对知识探求欲望。同时,因为美术构图的直观和形象,回避了学生对字母、单词所产生的视觉、听觉疲劳,而直接进入到直观的形象到英语听力输入的过程。
当然,图片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和要求学生,用我们的生活经验来教育学生,单凭我们的意愿来设计教学活动自然效果会大打折扣。
六、给予小荣誉,增强学生的荣誉感。
小学生天性喜欢被表扬,教师几句赞美的话,往往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他们不断进步。我在教学经常用“very good”、“great”、“wonderful”、“fantastic”、“You are very clever”、“try again”等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特别是当后进生有了进步时,我就人让学生集体拍掌,一起说“good! good! very good!批阅学生作业,我也总忘不了给写的好的同学画个笑脸,鼓励他们。让他们有一种荣誉感,另外,我在教学中注意针对难度不同的问题,分层次让学生参与、尽可能地照顾到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自尊心,让每位学生都能高兴地站起来、体面地坐下去。
有句话叫“并其师,信其道。”意思是只有学生与教师亲近了,你讲的他们才会信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增强学习的信心,乐于学习。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美的手势,都会使学生有一种被重视,关心的感觉,体会到教师是真诚的,可以信赖的,继而把自己纯洁无瑕的爱迁移到所学的学科上。
结束语: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是我们英语教学成功的基础。因此,应该注意时时以学生为主体,着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让学生经常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陈申,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许国璋,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A]。
[3]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C]. 北京:英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王宗炎,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M]. 上海:上海英语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英语教学 快乐学习 趣味性 荣誉感
引 言:
我国英语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影响而偏重在语言形式的教学上,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甚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逐渐加深,人们开始肯定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不可分割以及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本文重点论述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化教育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表现欲旺盛、模仿性强,乐于参加活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易持久。《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一再强调语言实践的重要性,而实践只能在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活动能让学生有更真切的体验,且使每一位学生有各自独特的个性体验,在体验、实践、讨论合作中深化对语言学习内容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确立以学一为中心,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习惯、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及兴趣爱好,灵活处理教学材料,把课堂教学活动置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步入英语学习的殿堂。我们经常讲,态度决定一切,兴趣决定成绩。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一个目标。新英语课程标准也主张在师生关系上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变得快乐起来呢?
一、编唱小歌谣,增加活动的艺术性。
小歌谣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亲切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单一的形式,往往会使课堂陷于乏味,使学和产生厌烦情绪,适当的表演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会让课堂教学动静结合,张驰有度,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更好地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比如,在学完“good morning!”后,安排学唱“good morning lile”这首歌,并给它配上舞蹈动作。学生又唱又跳,轻松愉快地巩固了新学的知识,还不会觉得枯燥,同时学生的情趣也得到了陶冶。再比如,在教身体部位的单词时,把各部位名称编成顺口溜:eye-eye-shut your eyes; ear-ear-pull your ears; hand-hand-clapyour hands;mouth-mouth-openyour mouths;
nose-nose-touch your nose; face-face-wash your face。在教授口语“may I come in?”时,用“两只老虎”的曲调。教师和学生一起尽情欢唱,并能自然的运用身体语言来配合教学,通过手势、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去吸引学生,带领学生一起做。学生情绪就能很快被调动起来,并且也回深了学生的记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儿歌的歌曲固然很多,可是也有些歌曲的情景与内容并不完全适合课堂教学内容,也有些歌曲的节奏较为复杂,儿童无法在课堂上掌握。此时,就需要教师进改编。改变所选歌曲大多应该是孩子们熟悉的童谣的音乐,在教授句型时,可以是过去的老歌谣,如《新年好》,并且编写还要注重节奏感,也就是歌词读上去要琅琅上口; 歌曲也要配合手指和肢体动作,这能增加趣味性,同时也符合儿童好动及爱玩的心理,更重要的是肢体动作可以帮助孩子记忆和理解,对于英语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组织小游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活泼有趣的小游戏是课堂教学的兴奋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参加英语教学活动。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灵活地编排了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比如,利用学过的单词做接龙游戏,先由一个学生说出一个单词,后一学生用这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作为首字母,说出另一个单词,依此类推,这样可以很好地起到强化记忆的效果。
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每堂课的最后十分钟小朋友们就有点坐不住了,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为他们开展了英语小平台,叫“课课十分钟”,在这十分钟内,许多人都有展示的机会,可以进行英语对话、可以讲最简单的笑话、可以讲今天我的英语收获,同时还有一些同学会编一些简单的猜谜游戏,如”they’re fat ,they are black and white ,they live in china .what ate they?”又如”they don’t have legs ,they live in what are they?”每次上课,为了这十分钟,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材料,做好准备,展示自己的才能。 这样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运用能力,更锻炼了小朋友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
三、开展小比赛,增强活动的竞技性。
小学生天生好胜、好强、不服输。适量的竞赛活动,既能诱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英语课上我经常把这生分为四组进行竞赛练习,可以用动物、颜色等各种名称对小组命名。比如:可以命名为“tiger group”、“lion group”、“cat group”、“duck group”,或者“green group”、“red group”、“yellow group”、“orange group”等,有时小组名称可由学生自己定,发给每组一个“吉祥物”,通过对单词和句型的提问、抢答、拼写、朗读、表演等形式,来评定各组成绩。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胜心,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进去,充分地展示自己,从而实现“玩中学、学中玩”。
适当、及时的比赛,既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持续激发学习动力的有效途经。比如,对完成作业好、对话表演好、小组合作好等表现突出的学生,我每次都给他们的课本上盖一朵小红花,每得三张小红花可以奖励一个小贴画,每得三个小贴画可以奖励一张“小小单词务”。再比如,26个英语字母的书写,是基础,也是难点。为了规范学生的书写,从三年级下册开始,我在课堂本上每行点8个点,写8个字母,共3行就可以了。这样一次作业,大写“A”写3行,小写“a”写3行,共6行,而我们的作业本每页12行,剩下的6行用来改错。写的好的同学,我会在下面给他写1个单词,作为对他的奖励。到了四年级上册,要求写单词和句子的时候,我们学生的书写已经很漂亮了,这时把8个点改成5个点,写的好的同学,我会奖励他一个句子。这样一来,学生的动机和情感都爱到了很大的激励。
四、做好小动作,增强语言的表演性。
这些小动作包括手势、体态等。用好小运用,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比如,我在教学一周七天的单词时,用不同的手势,形象地表示出来单词。再比如,教学“swimming”、“kipping”、“rope”、“cycling”等单词时,用动作表示出它们的意义,具体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初学时可以是老师边做动作,或者一个同学做动作其他同学说英语,让学生模仿跟着读;复习时可以是一个同学说单词其他同学做动作。或者一个同学做动作其他同学说单词,一个人比划一个人猜。用这种形式教学,学生们每次都意犹未尽,兴趣非常高。
运用于词组发音练习—用拍手“来表示在学习新授词组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有节奏地发音和拍手来记住这些词组。如“tick,tock!7 o clock”,让学生边说边拍手打拍子:“tick,tock!7 o clock”,拍手的节奏是“哒,哒,哒哒”。这样,学生就不用上下子去死记硬背整个词组,而是通过有节奏地读、拍,自然而然地把词组记住了。同时,也为后面的句型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运用于词组、句子的理解记忆,把词组和句子的含义用全身动作表演出来,以利于理解和模仿。如在教“it’s Sunday !it ‘s go out and swim”时,老师边说边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打开门出去并做出游戏的动作,让学生从动作上很快就能理解 go out 和 swim”的意思,在练习说这句话时,学生们也能做出同样的动作来。这样,抽象的语言的直观的动作就直接联系起来,学生边听边做,多种感官协同工作,不但能增强学生对内容的记忆,还能调节课堂气氛,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五、用图画再现情境,增强活动的直观性
文与画是相通的,图画给人以鲜明、直观的形象,课堂上一幅气势宏伟、诩诩如生的挂图,一张色彩明丽、令人神往的照片,或是一个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画面,都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新鲜的感受和强烈的兴趣,学生能依据图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描述加深对文章的的效果。
除了运用课文插图和教学挂图外,还可以大量运用卡通图片和黑板画。黑板画限于课堂时间和粉笔的条件,只能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但这正好形成了黑板画的独特优势;可排除复杂背景的掩蔽作用与主体内容关系不大的符号、颜色、线条的干扰作用,使学生获得的表象更清晰、鲜明。把一些卡通图片和简笔画运用到课堂上,图片的展示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板书或图片,引导或启发学生的思维主,激发他们对知识探求欲望。同时,因为美术构图的直观和形象,回避了学生对字母、单词所产生的视觉、听觉疲劳,而直接进入到直观的形象到英语听力输入的过程。
当然,图片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和要求学生,用我们的生活经验来教育学生,单凭我们的意愿来设计教学活动自然效果会大打折扣。
六、给予小荣誉,增强学生的荣誉感。
小学生天性喜欢被表扬,教师几句赞美的话,往往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他们不断进步。我在教学经常用“very good”、“great”、“wonderful”、“fantastic”、“You are very clever”、“try again”等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特别是当后进生有了进步时,我就人让学生集体拍掌,一起说“good! good! very good!批阅学生作业,我也总忘不了给写的好的同学画个笑脸,鼓励他们。让他们有一种荣誉感,另外,我在教学中注意针对难度不同的问题,分层次让学生参与、尽可能地照顾到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自尊心,让每位学生都能高兴地站起来、体面地坐下去。
有句话叫“并其师,信其道。”意思是只有学生与教师亲近了,你讲的他们才会信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增强学习的信心,乐于学习。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美的手势,都会使学生有一种被重视,关心的感觉,体会到教师是真诚的,可以信赖的,继而把自己纯洁无瑕的爱迁移到所学的学科上。
结束语: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是我们英语教学成功的基础。因此,应该注意时时以学生为主体,着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让学生经常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陈申,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许国璋,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A]。
[3]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C]. 北京:英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王宗炎,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M]. 上海:上海英语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