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对供餐模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思考

【作者】 牟 御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后,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成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如何确保供餐模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2012年4月,我校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食堂供餐模式,实施一年多来,本人就个人工作经验谈几点思考。
  一、保障经费,软、硬兼施
  经费保障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作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少。首先是食堂的硬件建设,除了功能室齐备,应有尽有外,更要重点考虑安全防护问题,建成以后既能防火防盗,又能便于监控,当然,安装监控设备更是理所当然了;其次是在从业人员的录用方面,应从严招录,确保能胜任食堂工作,自然待遇也就不能太低。但是,目前大多供餐模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几乎都是临时工,这些临时工由于工资低,学校也因此面临食堂随时换人的情况。食堂经常换人,势必也会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隐患:一是由于用人较急,新进人员来不及到正规医院做全面体检,是否属于健康人员,学校只能凭观察确定。二是新进人员的品行情况,学校不一定了解全面,学校从一开始就得严加教育、指导,提防他们的行为习惯。因此,要抓好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只有在经费保障的前提下,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机构健全,人员充足
  当前,各所学校都很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但是,很多学校却在管理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如机构不全、人员不足或是职责分工不明等。究其原因,人员的不足是关键,如我县西北部学校这一问题就很突出。由于人员不足,即使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人员也大多属于兼职,兼职管理人员又大多属于教学人员,有的既担任班主任,还承担了大量的学科教学任务,对于这类兼职管理人员平常实际上也就是无暇顾及食堂管理。最后除了校长,实际还是分管校长或总务主任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出现这种情况,势必给管理留下空挡,带来隐患。因此,主管部门应该从长远出发,随着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全面铺开,配备专门管理机构,保障学校应有编织,将食品安全的兼职管理逐步转向专职管理,真正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抓具体、抓落实。
  三、制度管理,重在落实
  几乎所有的供餐模式食堂墙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制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会下发给学校一系列相关制度。这些制度倒是不错,也很齐全,但是,所有的制度都落实了吗?不一定。如果不落实,这些制度势必也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尤其在管理人员的管理过程中和从业人员的实际加工操作过程中,如果不去落实执行,给食品安全带来的隐患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食堂里光有制度还不够,还得组织所有相关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制度意图,还得靠从业人员真正去落实、靠管理人员适时去监督才行,同时,学校还应配以相关的奖惩、考核办法一并予以执行才行。
  四、注重细节,严把五关
  供餐模式的食堂安全管理,重在细节,重在一个个加工环节上。正所谓“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只要从原材料进入学校开始到成品输出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寸步不离,严加监管,常态化下去,食堂的食品就会有安全保障。具体说来,我认为要把好五关。 
  (一)严把原材料入口关。即每天进入食堂进行加工的食品原材料,必须有专人对照计划单负责验收,验收人员必须重点对材料的质量把关,对该批次的材料验收签字后再交保管员。对于蔬菜类食品,必须执行当天入库当天用完的办法,绝不多进,够用就行。有条件的学校,验收人员可一期一换,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可安排人员每周一换,轮流进行。
  (二)严把加工环节关。即对从业人员的操作流程实施监控,要求从业人员严格按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要求进行各个环节的食品加工,直到进入配餐间分发给学生,确保每个环节不出纰漏。
  (三)严把卫生关。一是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进入食堂必须符合各项卫生标准,学校要每天进行晨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二是“三防”设施要到位,防止活物污染;三是食堂周边环境绝对不能出现垃圾池、污水沟和其他影响食堂卫生的污染源。
  (四)严把试尝、留样关。即食堂管理人员要坚持对每天的食品进行提前试尝、留样,在试尝前决不允许任何人分发饭菜给任何学生,一定要确保这一环节的严肃性。对留样的食品,必须要求做到分量足、留样时间达到规定要求。对于试尝、留样人员,必须要执行领导带头制,每天当事人还必须完清相关签字手续。
  (五)严把残留食品处理关。一是对学生的剩菜剩饭,必须专门收集,集中处理,并完善相关处理协议,防止食品流出进行二次加工产生次生隐患;二是对食堂没有分发完的食品和其他不能再用的原材料的监管处理,决不允许再次流入学生饭碗。
  五、重视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除了抓好安全监管工作,督促各岗位人员落实好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以外,还应抓好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集中学习制度,有效利用课堂、集会、板报、专栏、标语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形式的优势作用,对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全体师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以提高各自防范意识和技能。
  与此同时,学校可借助各种宣传途径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吸引社会、家庭参与学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收集相关管理意见,增强对供货商和食堂各工作人员的各方面压力,以期达到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作用。
  总之,安全食品连万家,食品安全靠大家。只有从食堂的每一个细节抓起,从食堂的每一个小小的环节抓起,学校食品安全才能得以根本保障。